台灣首家女性理財論壇

標題: 小心銀行理財四誤導 誰偷走了銀行誠信? [打印本頁]

作者: admin    時間: 2022-6-9 16:04
標題: 小心銀行理財四誤導 誰偷走了銀行誠信?
銀行這一“信誉”的意味,近期卻經常被披上缺少“誠信”的外衣。在一些投資者的眼中,銀行再也不是大眾資金的保險箱,發售的理財產品再也不“平安”,理財經理也不值得“信赖”,標榜“錢景”燦爛時常失。從“飛單”事務到QDII產品巨額虧損,銀行理財市場的負面動静不斷涌現。我們不由要問:銀行理財市場到底怎麼了?是什麼讓投資者認為本身“上當了”?

⊙記者 張苧月 ○編輯 張亦文

1 狸貓換太子 銀單變保單

記者在調查後發現,今朝市場上存款儲蓄變保險單、銀行理財產品變保險產品的事例触目皆是。投資者一邊哭訴著進了“賊窩”,一邊報怨者本身輕易簽下保單合同。“骗局”、“被坑了”是銀保產品購買者提到的高頻詞語。

一名胡姓密斯告訴記者,本身曾籌算用一筆儲蓄投資一款銀行理財產品。不過,在到達N銀行營業廳後,由於當期在售的產品收益較低,胡密斯則籌算先將這筆金額進行活期儲蓄,待有滿意的理財產品上線後,再進行投資。

胡密斯這番話剛脫口而出,客戶經理連忙告诉,銀行中有一款萬能型保險產品收益穩定,且有人身保障功效,十分適合中年女性。在客戶經理的出色生動地介紹中,胡密斯最終決定罢休一試,一次性將13.9萬元投向這款保險產品。

據胡密斯回憶,當時客戶經理向她稱道,這款保險產品既有固定收益,每一年又有5%的分紅收益,5年到期後返換本金,若在投保期五年內投保人出現不测变乱,還可獲得20萬的身價保障金。

不過,一年後胡密斯检察產品分紅狀況時,卻發現未有分紅到賬,她趕忙前去該銀行營業廳詢問。令她吃驚的是,銀行業務人員告訴她,分紅需到保險公司領取,與銀行無關。此時胡密斯才意識到“上當了”。

胡密斯乞助保險專家為她仔細解讀產品條款後,才發現客戶經理所標榜的5%的收益,其實底子無法保障,分紅的實際情況依賴於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和红利能力。同時,保險期間,初始費用為2.5%,即1萬元中隻有9750元入賬。若投保人在5年內提早退保,依照時間順序,挨次收取10%、8%、6%、4%及2%的手續費。

胡密斯稱,客戶經理向她推薦的過程中,從未说起產治療表皮囊腫藥膏,品是保險,她便以為是銀行開發的保險理財產品。弄清情況後,才意識到本身堕入了“銷售骗局”。此外,胡密斯告訴記者,她身邊的家人及同事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理財不可,反被套牢。

2 產品宣傳單裡的文字遊戲

上網一覽理財產品排行榜,6%、5%、4%的收益程度吸引眼球,再看看旁邊的投資刻日,60天、40天、7天。短時間內,能獲得這樣“高”的收益,很多投資為其動心。

王姓投資者曾在Z銀行購買了一款穩健型短時間產品,產品介紹顯示,該款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達4.7%,投資刻日為59天。王師长教師揣摩著,若投資十萬元,3個月後,即可拿到4700元的利錢,如斯豐厚的回報,怎能錯過。

“自從購買了產品後,我每天都盼著產品到期日,我籌算給家裡換台電視。”王師长教師提到。不過,當那天終於到來時,王師长教師卻十分绝望,因為得手的收益隻有700元摆佈。王師长教師看到賬短信提醒後,心裡估摸著難道是產品出問題了,說好的4位數,搖身一變隻有3位。

待他向銀行求証後,才晓得原來產品介紹中的收益率是年化收益,投資三個月,天然隻能拿到3個月的利錢。王師长教師告訴記者,購買產品時,銀行事情人員並未特別告诉是年化收益,由於本身是初次購買理財產品,對具體指標不领會。看漏了“年化”二字,錯信了四位數的收益回報。

若是說看漏了“年化”二字是失誤,那看錯了“預期”二字,投資者隻能自食苦果。李老師是上海某初中教師,通過網銀購買了一款結構性產品。192天7%的收益,合适李老師的投資請求。

產品到期後,李老師發現產品的年化收益率變為了5.2%。他在一番领會後,才晓得該產品颁佈的預期收益率是“假的”,實際收益程度還依賴於投資標的的市場行情。

此事發生後,李老師自嘲道,“平時在學校裡傳授知識,本身卻連根基的文字都沒讀懂,真是有愧於教師職業。”
戰績網,
記者向李老師领會到,她在購買理財產品時,由於偷懶並未親自前往櫃台購買。在與本身以前有過兩次互助的理財經理聯系後,基於信赖,便自行在網上進行操作。

“我底子沒意識到‘預期’的差異,以前購買的產品彻底達到了宣傳時的收益程度,這次便認為也能够實現收益。理財經理也沒告誡我風險,隻提到產品設計不錯,然後簡單解說了當前的行情,建議我購買。出於前兩次的乐成互助,我並未對他的話產生質疑。”

3 沒有兌現的“紙上財富”

近期,銀行理財產品投訴案件層出不窮。投資者稱,“本以為將錢投資在銀行等於放進了保險箱,但是沒想到,短短一年,產品虧損逾40%,著實讓人心寒。”

林師长教師是一位在滬做買卖的閩商,平時家裡的理財事項交給林夫人打理。2007年時在朋侪的介紹下,林夫人購買了某外資行的一款QDII產品。據林夫人回憶,欢迎他的理財經理將這款產品描写得天花亂墜,此中不斷強調海外市場若何存在投資潛力,不時還穿插一些英文單詞。

“他告訴我,QDII產品若是運行表現杰出,產品到期後的收益空間很是大。平凡情況下,都能達到20%摆佈。我本身也不懂金融市場,但身邊不少朋侪都在投資,加之理財經理語言很專業,我便依照他的建議投資了2000萬。但是沒想到,短短一年後,我的賬面金額大幅縮水,產品淨值大量蒸發。”林夫人無奈地暗示。

她繼續補充道,“若不是朋侪提示我,我仍不晓得近一半錢沒了。事变發生後,我立馬質問我的理財師,不過,他卻叫我安心,稱產品淨值隨市場出現浮動是常事,投資應看長期,隻要產品到期時,收益程度看漲就可以賺錢。距離產品到期還有三年多,仍有红利空間。”惋惜的是,理財師口中所說的“上漲”始終沒有發生魚便收集器,,林夫人客岁將產品贖回時,虧損超40%。

林夫人最後用 “變臉王”形容了銀行理財經理。“購買時,他們信誓旦旦稱產品收益平安靠得住,轉眼間,就變成一紙空文。無論怎樣找銀行理論,他們總有事理‘打發’你。購買前弄了一個風險測試乱来我,產品出問題後,便建議我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我如果能看懂產品說明書,能清楚领會市場,又何须去咨詢銀行理財經理。”林夫人暗示。

實際上,比年來,投資QDII產品遭受虧損的投資者不在少數。這些投資者大多暗示,簽合同前有閱讀產品說明,但由於條款干澀難懂,重要將理財經理的建議作為購買標准。

4 理財經理的銷售誤導

記者發現,今朝許多投資者將銀行理財產品視為“零風險投資”,乃至將預期收益和到期實際收益的观点混為一談。“投進去就有錢賺,到期就座等拿錢”是部門投資者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见解。特別是女性,由於生成比較感性,以是在聽了理財經理一番華麗的介紹後,常常會落空判斷標准。

記者在走訪銀行網點時,部門受訪投資者向記者暗示,他們不認為銀行理財產品會出現兌付風險,銀行理財與股票投資分歧,有深挚的平安防線。而他們的這種觀念,很大水平上與理財經理的銷售方法有關。

在受訪的人群中,多數自稱有多年銀行理財產品投資經驗的投資人,在被問及是不是领會理財產品的收益分類,是不是大白何為區間設置,是不是知事理財產品也存在虧損等時,他們中的大部門都出現了观点不清楚的狀況。

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更必要金融機構業務人員周全告诉投資風險。金融機構業務人員在介紹相關產品時,不應利用帶有誘惑性、誤導性和承諾性的銷售語言。不過,現實的情況是,不少理財經理在介紹產品時,仍然方向於擴大收益效應,躲避產品風險,存在銷售誤導。

談及銷售誤導,一名不願流露姓名的保險經理告訴記者,銀行櫃員或理財師在乐成售出一款保險產品後,可以獲取蚊蟲止癢液,提成,高於銀行儲蓄業務。可是,由於銀行業務人員並不精晓保險知識,缺少向客戶准確解釋保險細則和條款的能力,在宣傳時難免出現偏頗。但是一旦客戶發現所持有的保險產品並無短時間理財功效,便會向銀行“討合理”。銀行再甩甩衣袖,如踢球般將客戶的抵牾踢向了保險公司。

在滬某外資行產品部總監也稱,銀行理財經理的確存在銷售語言不當的情況。QDII產品凡是是與海外市場指數、基金、股票或大宗商品等挂鉤的結構性產品,預期收益較高,但到期收益不確定性較大。本身銀行出現虧損的這些產品可能是在2007年發售,產品設計時並未預料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是以給投資者帶來了損失。產品出現虧損,銀行有必定責任,但拋開產品設計而言,最終說服投資者購買產品的是理財經理,他們的言行為影響著投資者的判斷。

“理財經理是直接接觸客戶的人員,他們的專業性和行為代表著銀行的形象。加強銀行人員的內部培訓是我行接下來的重點事情之一。我們但愿能夠完美內部機制,乃至創建一些賞罰體質,規范相關業務人員的行為,以維護銀行的聲譽。”該產品總監暗示。

此外,他還暗示,理財產品買卖是一個雙向行為,有買才有賣。銀行進行自我改良的同時,買家也應該學會具備契約精力。既然簽訂了產品合同,就應該有承擔風險的准備,意識到 “賣方有責,買家自負”。凡是情況下,不少買家常常過於在乎短時間的投資效應,才會讓銷售誤導有機可乘。




歡迎光臨 台灣首家女性理財論壇 (http://www.twli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