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發表於 2019-8-16 17:17:40

走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科技強國路

蒲慕明在授課。資料照片

        1999年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迎來了建院歷史上第一名外籍所長——中科院神經所首任所長蒲慕明。這一年,蒲慕明51歲,已经是國際知名神經生物學家。

        他的任务是在行动蹣跚中建一個全新的钻研所,帶領幾近停頓的中國腦科學钻研走出去。他想嘗試在中國创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钻研機制。這項事情是一個庞大的挑戰,在蒲慕明看來,這更是“還一個心願”,一個為祖國事情的心願。

        “他幾乎憑一己之力打造了世界一流的神經科學钻研所。”2016年,活着界神經科學領域有極高榮譽的格魯伯獎頒給蒲慕明,在評述他的科學貢獻以后,說了這樣一句話。

        自1999年建立以來,中科院神經所享譽神經科學钻研領域,被評價為國內神經科學科研機構的旗艦單位,今朝我國神經科學領域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的功效,有許多出自神經所。2013年以來,3項功效入選中國科學年度十大進展。全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的誕生,更被認為是“世界生物技術領域的裡程碑式冲破”。

        2017年,69歲的蒲慕明恢復了中國國籍。“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科學家發聲,若是以美國國籍身份有些分歧適。”蒲慕明說,20世紀80年月参加美國國籍的最重要缘由,是當時要經常归天界各國開會,持美國護照比較便利。“這些年我的事情重心早已轉到中國,是時候恢復中國國籍了。最首要的是,我內心從來都認為本身是中國人,在祖國的事情是我一辈子中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前瞻结构——

        “堅守建設世界頂尖科研機構的抱负”

        中科院神經所創立之初,蒲慕明就為其設定了明確的發展“路線圖”:5年起步期,要有好文章在高質量雜志上發表,把神經所的體制、機制、科研文化创建起來﹔隨后的5年是成長期,要有較多钻研組创建國際聲譽,實現大幅度的發展﹔2011年至2020年的10年是收獲期,要有重大科學發現、開創新領域並出現世界級領軍人物。

        僅用了短短4年,神經所的13個钻研組就冲破了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在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紀錄。2003年11月29日,在神經所建所4周年暨年會上,蒲慕明的喜悅和信念溢於言表:“今天很是高興地在我們新的禮堂看到,神經科學钻研所現在人數已經大增,钻研組由最初的7個發展到今朝的13個。我想,再過幾年,樓上必定也要座無虛席了!”

        一系列鼎新舉措也在大刀闊斧地推進。從2003年開始,神經地点全國科研院所中率先引入國際化的科研評估體系,由國際一流的神經生物學家組成國際評估組,結合匿名同业通訊評審意見、钻研組長現場匯報考評、钻研生座談等提出評審意見。

        神經所自1999年建立開始與钻研組長簽訂的聘任合同中明確規定,作為钻研組長必須按期參加钻研所國際評審,钻研員每4年一次,高級钻研員每6年一次。令蒲慕明不测的是,這樣一項在國際上已经是司空見慣、大有裨益的事变,在執行中很快碰到了反彈——有钻研組長因不願接管評審而離職。2005年,有一名院士作為钻研組長因不接管國際評審,而被请求離開,當時在中科院和中國生命科學界引发了一場不小的風波,蒲慕明也是以被人詬病為“獨斷專行”。

        2005年歲末,在神經所的年會上,蒲慕明自我“爆料”:“近来有不少人都在問我,說我的所長職務是否是馬上要被解职了?”滿場笑聲中,蒲慕明也笑了:“我可以告訴大师,创建神經所是我這輩子最首要的一件事,我什麼均可放棄,神經所決不會放棄,趕我走還真是不易呢!”

        就是在不斷碰到困難、波折、打擊的艱難行進中,這一嚴謹的按期學術評審堅持開展至今,並且堅持得很是徹底。现在,這樣的做法在國內諸多科研機構中被爭相效仿。

        神經所创建嚴謹的評審轨制的同時,也構建了人材的良性流動和退出機制。多位神經所的钻研組長被其他單位聘請擔任首要職務,有些組長覺得不適應塑立愛,主動離職,有些人不願被評審,或是評審沒通過離開,神經所一向盡最大能力幫助他們在新單位順利開展事情,包含可以帶走钻研生、科研經費,和實驗室的設備。“過去慣例是人走空著手走,所有的儀器設備都應屬於钻研所,這對他从新创建實驗室繼續钻研事情是有很大阻礙的,對國家資源也是一個浪費。因為留下來的儀器設備相當部门是其他組用不上的。”蒲慕明說。

        在蒲慕明的銳意鼎新下,神經所形成为了一個有進有出、競爭向上、充滿活气的科研環境。在國內科研單位中第一個引進“钻研生輪轉”轨制,真正實現學生與導師之間的雙向選擇﹔採用“論文指導小組”轨制,按期評估钻研事情進展,保証學生的學習進程﹔與此同時,嚴格實施碩士生轉博考試轨制和博士钻研生年度事情進展報告轨制。這些办法有助於钻研生養成認真思虑科學問題、設計严密的钻研計劃和嚴謹表達實驗結果的能力。

        “我們離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的目標已越來越近。”2009年,蒲慕明骄傲地說,“神經所至今所获得的一切钻研功效,靠的不是從当局那裡获得大量資源,靠的是新的科研办理機制,靠的是神經所的老師和學生沒日沒夜地在實驗室事情,靠的是我們堅守建設世界頂尖科研機構的抱负,堅持抵制舊體制舊觀念的影響。若是從科研資源角度來看,神經所業已获得的諸多科研進展,在中國許多其他科研機構同樣也能够實現——這才是神經所的經驗對中國科技發展的真正意義。”

        锋利破題——

        “科研環境要寬鬆,也要有‘需要的緊迫’”

        在神經所事情或是求學過的人,無不對這裡的氛圍印象深入。訪問過钻研所的國內外學者也都對這裡嚴謹的學風、強烈的求知欲、學生的知識面和表達能力有深入的印象支票借款,。這與蒲慕明鼎力倡導的“一流科研機構要有一流科學文化”紧密亲密相關。

        在神經所黨委書記王燕看來,蒲慕明為神經所帶來的,是一條比較完备的“生產線”,受其影響的是一多量人的思惟和觀念。

        在神經所,每一年12月召開的年會是全所的大聚會,蒲慕明都要精心准備,拿出一份有綱要、有觀點、有阐发、有結論的報告。他的年會報告掏心掏肺,有壯懷剧烈,也有语重心长,有風趣诙谐,也有嚴詞厲色,都是他多年從事學術钻研的經驗和思虑的提煉,裡面的“金句”常常不脛而走,在科學界流傳開來。

        蒲慕明特別垂青和所裡師生的時刻交换,除開會,其余的時間幾乎都在所裡的辦公室裡,這裡可以隨時關注每個钻研組的實驗進展,師生有問題能隨時找到他。他是這片創新園地中的“栽樹人”“挖井人”,他在不斷耕作,也在不斷反思,不斷作答:中國科技創新的泥土缺的是什麼?若何將這一泥土革新得加倍肥饶?

        2003年的神經所年會上,蒲慕明說:“可以保証,在未來的10年、20年之內,我們钻研所能夠達到有重大科學發現的那個目標。怎樣達到這個目標?在未來的‘成長期’裡,我覺得最首要的一個事情,不是招人材,不是爭資源,是创建一個一流的科學文化。沒有科學文化,无论有几多人材、几多經費都沒用。我們不缺人材、不缺錢,我們缺的是一個文化。什麼是科學文化?很簡單,第一個就是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

        對於虛假和夸张,蒲慕明深惡痛絕:“神經所的目標是進行嚴謹的科學钻研近視雷射,,力图成為國際頂尖的科研單位,為中國科學界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是以任何情势的不誠信行為都是絕不克不及容忍的。我一向認為,一個科學家嚴謹和誠實的根基道德,是在各種平常事務包含科研和非科研事務中養成的。在細小事務上的不誠信積少成多,就會有更嚴重的造假。”

        “與之相關的第二點是科學交换的態度。能夠坦誠、不顧体面地指出別人的問題,同時舒畅地接管別人對本身的批評,從中思虑若何進一步晋升本身。”蒲慕明接著說,“第三點是創造一個有緊迫感的環境,可以稱之為‘需要的緊迫’,它能夠使得大师發揮最大的創造力。”

        蒲慕明经常提到英國的卡文迪許實驗室,也是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处所,誕生了2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在20世紀的前50年,這裡是世界科學的重要中间,物理學與結構和份子生物學發展的重大功效都出自這個實驗室。“在這裡事情的年輕人,一個個變成大科學家,許多成为了諾貝爾獎得主。難道那些年輕人都是天才嗎?卡文迪許實驗室選人都選得那麼准嗎?為什麼那些年輕人進去以后就都變成为了一流的科學家?卡文迪許實驗室那個環境到底有什麼特別?”

        蒲慕明自問自答:“我覺得並不是那裡的儀器設備特別好,也不是那裡的大師特別聰明、出的題目特別好。最首要的一點就是,那裡的環境給了所有進入實驗室的年輕人敢做重大問題的膽識和信念。隻要有膽識、创建了信念,持之以恆就會有重大發現。這種膽識和信念是由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傳統風氣构成的,還有大師對年輕人的期盼,年輕人對本身的期盼。信念和期盼,成绩了卡文迪許實驗室輝煌的歷史。”

        蒲慕明用“需要的緊迫”來描写這種氛圍和風氣,他認為,這是所有一流的機構都具備的——“需要的緊迫”,使得你不斷往上,不斷地發揮你的創造力。“不少人說,我們要有寬鬆的科學環境,但寬鬆並不代表沒有壓力,沒有緊迫感。”“你想要做科學的推動者,必須做出人家想要鑽研的事情,而不只是鑽研人家的事情。許多創造性事情就是在‘需要的緊迫’的環境下完成的。”

        批評、交换和互助,是蒲慕明極力主張的。每逢有到所來訪的國內外學者,蒲慕明都请求钻研生主動報名,參加午饭會上的自由交换。神經所開設的《科學钻研的交换、規范與誠信》課程,是學生畢業前的必修課。通過講課、案例阐发和分組討論,指導學生思虑在科學门路上若何創新和康健的科研糊口態度和事情方法。雇用钻研組長時,起首看潛力、互助、奉獻精力,使年輕的組長在神經所經過幾年的磨煉后能普各处很快成長。

        在他的推動下,钻研組之間的互助更紧密亲密、更深刻了。“互助達到的協同结果比單獨做要大很多,這樣才能有競爭力,才可能及時解決重大問題。我們所裡都是小實驗室,但我們競爭的對象经常是國際上有基礎的大實驗室,要超過他們,必須要互助!不但是技術和质料的交換,還要有思绪的交換,真正做到‘智力互助’,一块儿摸索重大問題,一块儿去解決。”

        初心不改——

        “科學家不克不及隻為個人成绩奮斗,要擔起社會的責任”

        採訪中,王燕講起了一個細節: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神經所的平台誕生,給兩隻克隆猴寶寶起名字,本来最直接的參與者——獼猴平台的劉真和孫強有“特權”每人起一個。“较真真、強強?”蒲慕明看著他們問,兩人幾乎同時搖頭,都說讓蒲师长教师起名字。蒲慕明想了一會兒:“中華若何?中中、華華。”大师齊聲說好!那一刻,讓王燕感動無比:雖然起名字隻有幾分鐘,卻是在每個人心中埋藏許久的中華民族復興夢。

        在神經所師生眼中,蒲慕明坦誠、坦直,嚴謹得近乎嚴苛,最鮮明的特點是,有著一顆熱烈的小儿百姓之心。本年71歲的他,把每天都當作“去上學”,在辦公室從不午休。問他若何连结事情的熱情和活气,他的答复是:“因為天天都有許多事变等著你去做。”

        1948年在江蘇南京诞生的蒲慕明,襁褓中隨怙恃離開故土,在台灣眷村中長大,隨后赴美國求學、事情,從小接管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诲早已在二心中深深扎根。“做對社會有利的事情”,父親的教導他須臾不敢忘。他能脫口而出,全文背誦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他崇尚“風骨”,他說,本身最敬慕的知識份子都充滿著“天赋下之憂而憂,后全国之樂而樂”的情懷。

        這種情懷也潛移默化,成為他主持的神經所最深挚的文化底色。談及當前我國科學界為何難出大師,蒲慕明認為起首應該搞清晰什麼是大師。是個人學術成绩高、發表高程度論文多、得過國際大獎的科學家?還是不計個人成绩,能夠影響一多量科學家,帶領一批科研事情者去霸占重大科學問題的人?

        他舉氣象學家竺可楨為例。以竺可楨的能力,他彻底可以做出生避世界一流的學術成绩,但他卻在學術生命最兴旺的時候,奔走中國各地用最簡單的儀器設備建設氣象站。后來覺得辦教诲比建氣象站首要,就到浙江大學去做校長。“像數學家華羅庚、力學家錢學森、心理學家張香桐、生化學家王應睞,他們都是當之無愧的大師。我們尊重他們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個人所做出的學術成绩,更是因為他們對社會無私奉獻的態度和精力。他們所從事的科學事業是對社會最有效的,這才是我們心中大師的標准。”

        在蒲慕明的影響和帶動下,自2005年以來,神經所的師生熱心參與科普事情,每一年暑期下鄉為農村中小學生開辦科學夏令營。“到農村去,才能更深地领会本身的祖國,理解祖國人民的需求,更深地熱愛本身的事業。”蒲慕明認為,未來我們要培養的科學家必須不只是為個人興趣、個人成绩而奮斗,而要能更重視個人對社會的責任。“无私精力一贯是中國傳統知識份子最首要的特性。當当代界面臨的各種問題,必要不少有社會責任心的科學家去解決。培养出一多量具备中國傳統精力的科學家,這也許會成為中國科學界對世界科學的獨特貢獻。”

        作為一位長期從事基礎科學钻研的科學家,蒲慕明對於個人興趣和社會需求的關系有本身的思虑:“興趣於我不是重要動力,當一件事必要我去做,我能夠發揮最大功用、最大潛力時,我就會竭尽全力去做。此時我關注的是個人能力和社會需求的匹配。當個人的選擇與社會、國家的需求融為一體時,才能發揮本身最大的感化。”

        他理解本身的任务:新時代,中國科學家若何作為?科技報國、科技強國的新長征路若何走?在中科院神經所,他帶領一群人,用20年的摸索和堅守,蹚出了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门路。

        未來的路,還要堅定地走下去。(記者顏維琦)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科技強國路